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1-03

中短期美股投资者将重点关注美企财报和对未来的经营展望;资本市场对2023年A股预期较好

美国市场

一、  中短期美股投资者将重点关注美企财报和对未来的经营展望


       随着时间推进至2023年1月,根据我们的交易模型,美股将在1月中旬开始逐步进入美股的年报期,中短期美股核心矛盾将以企业在年报中公布的四季度经营情况和对2023年的经营展望为主。我们认为,由于对于美国经济在2023Q1陷入短暂衰退的预期在逐步增强,因此美股投资者将会把企业对2023Q1的展望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进行衡量。


       我们完成了对美股头部企业在2022Q4和2023Q1的经营业绩展望的研究。我们认为,在美联储货币政策持续强调“High for Longer”的背景下,高利率环境的维持确实会从需求角度抑制美国经济,进而对相当一部分美股的头部企业盈利造成阶段性的影响。


       我们预期,美股权重企业中,反映电子消费需求的企业如苹果、微软和谷歌等企业,将由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及线上办公需求的放缓而迎来两个季度的收入和利润的下降,反应美国在2023Q1发生的衰退;同时,对于平台型公司而言,Meta的广告收入和Amazon的线上收入也将面临下滑压力,对美股市场整体造成压力。


       在美国经济可能发生衰退,进而带动美股盈利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我们依然发现了少部分有可能穿越本轮衰退周期,在2022Q4和2023Q1有望展现业绩韧性的美股企业。


       由于产能及交付瓶颈,截止2022年底,阿斯麦的在手积压订单已经超过其2022年全年的收入,预计光刻机的安排交付时间已经延后到2023年底至2024年。我们认为,阿斯麦充足的在手订单将足以保障其在可能到来的美国衰退周期中业绩依然不受影响。我们根据阿斯麦的订单、产能和资本化开支推算,整个2023年阿斯麦有望完成约287亿欧元的收入(+29%)和77亿欧元的净利润(+40%),成为衰退隐忧下依然具备业绩中高增长的稀缺美股标的。


       根据10月和11月的高频数据展示,台积电依然在2022Q4的前两个月取得了40%+的收入增长,这预示着台积电在2022Q4的业绩依然会取得较高增长,我们对台积电2022Q4的业绩表示看好。同时,我们关注到,在2022年8月开始有部分产业调研反馈英伟达、AMD等客户对台积电进行了砍单,因此我们对于台积电我们将更加谨慎。我们认为,台积电重要的观测数据是其2022年12月的营收数据(根据台积电订单和排产计划,订单的交付周期约为4-6个月)。我们预计,台积电在12月的营收将依然能保持30%以上的增长,但同时我们也关注其与11月营收的相对变化,以此来衡量市场担忧的台积电产能利用率下降问题。


二、  三重见顶预期兑现,衰退预期抬升使得美股反转暂时延后


       我们在2022H2提出,美国的宏观经济将在年底出现通胀数据、美联储加息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三重见顶。站在年底回顾,三重见顶预期已经兑现。通胀数据方面,美国CPI于2022年6月见顶达到9.1%,随后持续回落,在11月录得低于华尔街一致预期的7.1%;美联储加息方面,随着通胀持续回落,美联储加息幅度从单次75bp降至11月的单次50pb,联邦基金利率终点已经浮现,预计美联储将在利率达到5%时终止加息;10年期美债收益率方面,10Y美债收益率于2022年10月触顶达到4.338%后回落,当前已经降至3.879%。


       我们原先预计,通胀、美联储加息和10Y美债收益率的三重见顶将在年底推升美股,使得美股走出底部区间。然而,由于持续大幅度的加息对美国经济产生阶段性抑制,数据表明美国经济有阶段性陷入衰退的风险,部分美股头部公司的业绩面临下调,导致美股反转的时间点有所延后。我们预计,美股整体反转的时间将延后至2023Q1末至2023Q2。


A股市场

一、  资本市场对2023年A股预期较好,但反转仍难一蹴而就


       随着第一轮因疫情防控放开而带来的冲击逐步进入尾声,岁末年初,资本市场对2023年A股市场的预期逐渐向好,主要有如下原因:


1)疫情防控放开后,相对全球经济有复苏优势。参照海外经验,疫情防控放开后,消费及服务业会有因为消费场景恢复带来的复苏。而如前所述,以欧美为主的全球经济仍然有衰退担忧,从而全球经济形成“中国经济复苏,欧美经济衰退”的格局,中国经济相对全球有复苏优势。


2)管理层开始加码经济,对扩大内需消费相对重视。管理层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表明,政府在地产、汽车、养老等以内需为主的消费产业均有布局,开始加码经济,力图使得因疫情而受损的宏观经济开始修复。


3)A股市场经历2022年普跌后估值水位相对较低。截止年底,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估值水平分别位于历史28%、27%和10%分位数区间,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具备极具吸引力的估值性价比。


       站在当前时点,A股市场从估值、预期两大方面具备构筑底部的基础,不宜再悲观,但我们依然认为,当前的A股市场处于“强预期、弱现实”的交易背景下,反转仍然难以一蹴而就。一方面,经济缺乏明确抓手,具备明晰趋势、较高行业景气度的产业仍未出现;另一方面,海外需求由于衰退的全面转弱会对我国出口造成压力,我国经济仍然面临出口向内需切换的动荡期,一致的市场共识和带动指数向上的板块仍需要等待。我们预计,在春节前,我国仍然有可能面临一轮由春运带来的疫情冲击,且春节前政策依然处于酝酿和观测期,难有重大政策预期,整体看,A股市场将仍以震荡和区间交易为主,难有趋势性行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