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反弹力度有所减弱,美股业绩期或阶段性导致美股波动放大;汇金公司增持四大行对稳定市场预期有积极意义,但市场底构建仍需时间
美国市场
一、美股反弹力度有所减弱,美股业绩期或阶段性导致美股波动放大
我们前期判断,纳斯达克指数如果能破并站稳13500点则意味着美股有结束调整重归牛市的可能。但最终,美国9月CPI虽然下降但未引起纳指有效突破,纳斯达克指数于周五跌破13500点,反弹力度减弱。
下周美股将进入业绩期,我们预计美股的交易核心将以业绩为主。基于我们的财报预期,同时考虑美股公司发布财报的顺序与节奏,预计率先发布业绩的电动车龙头企业、晶圆制造龙头企业和光刻机龙头企业业绩将难有亮眼表现,甚至有拖累纳斯达克指数导致美股波动放大的可能。
针对美股的调整以及财报期的节奏,我们已经重新开始中性的对冲模型来应对美股可能发生的波动。
二、美国9月通胀符合预期,预计名义CPI和核心CPI重新回归双降趋势
上周美国9月通胀数据发布。美国9月CPI同比上升3.7%、核心CPI同比上涨4.1%,核心CPI降幅趋缓,整体符合我们的预期。
9月CPI与核心CPI走势背离程度继续降低,显示当前高基数效应逐渐开始降低,总体通胀略超预期、核心通胀降速放缓,显示当前美国去通胀进程不确定性仍然较大。总的来看,美国去通胀进程尚未出现逆转,核心通胀水平还在继续下降,不过离美联储通胀目标尚有距离。
具体看,9月能源项同比下降0.5%,同比跌幅较8月份收窄3.1pct;食品方面,9月份食品项同比上升3.7%,较8月份下降0.6pct,连续13个月下降;
核心CPI方面,9月核心CPI同比上升4.1%,环比上升0.3%。同比增速较8月下降0.2pct。总体而言,9月核心CPI同比继续下降,但环比增速维持不变,后续回落的斜率可能将会进一步平坦。
从超级核心服务通胀来看,9月份同比、增速较8月份下降0.14pct,走势继续分化。往后看,我们认为随着高基数效应的逐渐减弱,在能源及食品价格下降的背景下,整体通胀水平短期内反弹力度或将减弱,可能迎来下行(预计10月名义CPI有望回落在3.5%以下)。但核心通胀方面,考虑到核心商品通胀有可能迎来上行,叠加医疗服务通胀重新计价,其整体下行速度最快的时间可能已经过去。
我们预计,由于油价触顶、时薪增速放缓、房价下降,美国的CPI处于持续改善的进程中,因此在即将到来的11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或暂停加息。从联储官员近期的发言和表态来看,整体较为中性偏鸽。其11月会有较大概率选择不加息,但整体表态或将比较鹰派,并持续向市场释放更长时间保持限制性利率的信号。我们维持原先的判断,即当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周期已经从判断加息终点切换至跟踪高息持续时长,预计美联储的加息决议对美股的冲击力度将持续边际减弱。
三、10Y美债收益率飙升主因美国衰退预期降温、美债发行增加
我们在前期报告中指出,本轮10Y美债收益率的上行的主要原因在于期限利差走阔,背后叠加了美债发行增加以及部分交易性因素,与加息预期、通胀预期的关系不大(一个明显的证据即为连续的通胀数据向好并未影响10Y美债收益率走高)。
期限利差走阔主要反映了经济预期改善,对应的是近期美国GDP、PMI、非农、职位空缺等关键指标明显超预期,受此影响,彭博调查的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已从8月之前的65%降至55%。
在6月初美国债务上限暂停后,短短4个月的时间,美债存量规模增加超过2万亿美元,增幅达6.6%。9月底美国国会通过临时拨款法案暂时避免政府停摆,引发了新一轮美债快速增发,10月初至今美债存量规模增加3700亿美元。在衰退预期大幅降温的背景下,美债发行快速增加进一步推升了市场的抛售情绪。
美债收益率维持高位,将对美国经济形成抑制,并降低美联储加息的必要性。往后看,考虑到目前美债期限利差依然为负,若后续美国各项指标延续良好表现,市场可能彻底打消衰退预期,期限利差仍有进一步走阔的动力。因此,在美联储释放明确的降息信号之前,美债收益率大概率仍会维持高位、难持续大幅走低。
对于美国经济而言,美国的房贷利率、企业融资利率均与长端美债收益率挂钩,而非美联储政策利率。长端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并维持高位将对房地产市场和企业融资造成压力,从而对经济形成明显抑制。
美联储加息本质上是通过调整短期政策利率来影响长期市场利率,因此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可以替代加息。目前美债收益率上行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强劲,因此后续是否还会加息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但加息的必要性在下降,与通胀数据交叉验证,我们认为美联储11月加息的概率将进一步降低。
A股市场
一、 汇金公司增持四大行对稳定市场预期有积极意义,但市场底构建仍需时间
2023 年 10 月 11 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分别发布公告,控股股东汇金公司增持其 A 股股份,并拟在未来 6 个月内以自身名义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汇金公司本次增持四大行合计约 4.77 亿元,增持后对四大行的持股比例提高了 0.01 个百分点。继 8 月底印花税减半、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规范减持、减缓 IPO 等资本市场“政策组合拳”落地后,汇金公司又“真金白银”增持四大行,其信号意义较强,释放出监管层对于稳定资本市场、稳定市场预期的积极信号。
我们对历次汇金公司增持复盘发现,2008 年至今,汇金公司曾有 6 次对四大行进行增持,分别为2008 年 9 月、2009 年 10 月、2011 年 10 月、2012 年 10 月、2013 年 6 月和 2015 年 8 月。历次增持来看,除 2009年外,汇金公司历次公告增持的时点,A 股市场通常前期已经历了一轮快速下行(2008 年、2015 年)或市场估值处于历史底部(2011 年、2012 年、2013 年)。汇金增持公告发布半年后,万得全 A 上涨概率较高,其中 2008 年和 2009 年汇金增持半年后,万得全 A 涨幅分别达到 26.9%和 14.4%。
根据四大行公告,汇金汇金公司拟在未来 6 个月内(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算),以自身名义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四大行股份。以维稳权益市场角度来看,我们预计汇金公司等“国家队”资金增持方向也可能会向保险、券商等其他蓝筹板块扩散。
展望后续资本市场政策,我们认为支持保险资金、养老金、银行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政策将持续落地,同时持续的政策催化也表明管理部门对当前资本市场的呵护与重视,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和预期。但与此同时,我们认为,由于国内宏观经济依然处于调整和换挡阶段,因此A股市场上市公司仍然需要释放业绩压力,整体A股市场仍处于底部构筑的过程当中。
END